风传花信,雨濯春尘,莺歌燕飞,百鸟争鸣。草长莺飞二月天,恰逢人间情人节,2023年2月14日下午,在集团人力资源部全体成员精心准备与公司同事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会议室举行了以“金风玉露‘可’相逢”为主题的2月员工生日会活动。难得的喜乐,让汉通大家庭又欢聚一堂!
由于疫情的原因,让我们的生日会一拖再拖,终于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浪漫的二月迎来了生日会,时隔四个月的生日会,让所有人都满怀期待。活动开始,主持人邓紫峰为大家介绍2月份的寿星,值得一提的是,邓紫峰也是今天的寿星。此次生日会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集团董事长翁伟雄先生为我们的寿星送上最美好的祝福并派发礼物!翁董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冥冥之中自有缘分,在这特别的日子,汉通邂逅了三位窈窕淑女,让我们欢迎我们的新同事!他们是万通典当行的鉴定师助理黄茵、法务部的实习生张楚倩以及人资部的实习生詹冰儿!欢迎三位新同事的加入,为汉通增添了一抹鲜艳色彩。
接下来是我们本次生日会的重头戏啦——DIY巧克力。巧克力主要原料是可可豆,同时‘可’一字也寄托了对汉通大家庭成员的美好浪漫的福,希望大家的爱情能长长久久,甜甜蜜蜜,因此巧妙的用可可豆的“可”点题,“金风玉露‘可’相逢”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活动主题。我们准备了黑白两种巧克力、淡奶油、热熔锅、油纸还有不同形状的模具供大家选择,活动开始,大家都跃跃欲试,搓搓小手准备动起来啦。经营一部的梁水娣率先拿起白巧克力切碎,手法非常娴熟,然后放入热熔锅进行融化,加入淡奶油不停搅拌,直到巧克力与淡奶油融为一体后倒入模具。与此同时的另一边由黄茵主厨,冯杏柳指导。首先称出100克巧克力,直接放入热熔锅加热,途中少量多次加入淡奶油50ml,不断搅拌融化,最后倒入模具中,冯杏柳把溢出来的巧克力擦掉,不愧是细节控呀。最后再用油纸把巧克力打包起来放入冰箱等待成型。
最后便是美食分享啦!伴随着水果和零食,人资部把切好的蛋糕一一分发给每一位同事,甜甜腻腻的蛋糕与本次活动的主角“巧克力”一拍即合,给大家带来了幸福、甜蜜的味觉盛宴。
爱情不仅是至死不渝、海誓山盟,细水长流、平平淡淡也是爱情的一部分,最后引用主题“金风玉露可相逢”,希望汉通大家庭的单身人士们都能在茫茫人海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而已有良人相伴的都能长长久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品味爱情的不同滋味。再次祝福寿星们生日快乐,将平平淡淡的日子也经营得甜甜蜜蜜!
春风轻梳美人鬓,面容嫣然绽春意。3月与你,都是最美好的风景。不负春光,在这专属女神的时节,公司当天组织全体女同仁开展以“岭南印象行”为主题的庆祝活动。
节日需要仪式感,活动环节由愉快聚餐开启。生活里的开心,60%来自食物,40%来自陪你吃的人,汉通女神们放下忙碌的工作,相聚一起,互相陪伴,相互交流沟通,畅所欲言,聚餐气氛温馨而和谐。
大家一同前往岭南印象园,去寻一抹岭南印象,感受和体验岭南民间传统文化与特色。走进岭南印象园,大家见识了充满岭南特色的街巷、宗祠、居民、店铺、小溪与池塘……处处散发着岭南水乡的韵味。大家对岭南文化和建筑充满了好奇,每经过一处便会驻足观望,默默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岭南文化——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两用的建筑,特点是把门廊扩大串通成沿街走廊,廊道上面是楼房,用来住人。因为建筑物一楼的走廊上方则为二楼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是广州特色建筑。
下午14点左右来到“练溪戏台”,必须要看看岭南文化的精髓——粤剧。粤剧文化源于南戏,自明清时期流入广东,又结合了广东当地的民间音乐所成。看完粤剧,大家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住,原来有舞狮表演,舞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有南北之分,在南方又称“醒狮”。接下来是自由游玩时间,节日来到不妨放慢脚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寻一份快乐,或两人成行。活动随着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慢慢落下帷幕。走到景点北门,一条花海大道映入眼帘,花香令人心动,风夹着温柔,愿女神们一路繁花,好日常在。汉通集团及子公司常驻项目无法回来一起庆祝的同事们,公司已提前将祝福与节日礼物送达。汕头分公司的同事们也一起过节,公司提前把节日补贴发放,由郑吉慧主任策划与组织当地同事们一起聚餐与漫游《厝味》艺术村。
三月,邂逅了春风就别错过春花春草,同时也发出自己沁心的芬芳,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在这春天里。我们20而立,30随意,40美丽,50还有小惊喜,希望我们所有的女神在每个年龄段,都可以乘风破浪,活出最飒的自己。在特别的节日里祝愿汉通美丽的女神们:漂亮且光彩夺目,节日快乐!
春是一曲浪漫的乐章,泉水叮咚,燕子呢喃,蜜蜂嗡嗡欢唱;春是一副清新的画,细雨迷蒙,草色如碧,花儿争艳;春如梦似幻,若马良笔下一幅幅春画重现,又像梵高的星空一样神秘莫测;春是一个多情的美人,她展示生命的美好,她有温柔的情思·····让我们静谧闲适的春光里,品味春的韵味,感悟春蓬勃的生命力。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阵阵的微风吹来了春的生命力。“祝你生日快乐……”2023年3月23日下午三点,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赏着生机勃勃的绿植,在集团人力资源部全体成员的精心准备与公司同事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公司会议室举行了以“种出你的春天”为主题的三月员工生日会。让我们一起为这个月的寿星们送上生日祝福,感谢他们为公司作出的贡献。
主持人小邓为我们介绍本月的寿星们。三月的寿星一共有10位,虽然有部分寿星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到现场跟大家一起庆祝,但我们还是将祝福及礼物送达,愿心想事成!本次生日会由刘主任代表公司给寿星们送上祝福并派发生日礼物。刘主任说:“员工生日会是公司企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门,有助于增强公司员工之间的感情与交流;缓解大家长期工作下的心理疲乏状态、所谓劳逸结合;也能促成员工集体意识的形成。首先要感谢人力资源部,员工生日会在人力资源部的精心组织下越办越好,希望各位同事能踊跃参加各项活动,携手共建企业文化。最后祝各位寿星们生日快乐、身体健康,祝愿大家工作顺利!”
相遇与相识,总是那么美好,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最美的相遇。近期入职员工在大家面前做了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他们分别是:财务部(蔡旭扬)、 (丘福进),愿你们如同一颗春天的种子,在汉通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接下来便是我们最期待的活动环节——DIY绿植,首先,玩个“烧脑”游戏:“猜植物”,大屏幕播放题目或图片,在场同事举手抢答,让大家猜一猜,乐一乐,增加点花卉知识,给生活增加一点甜,答对者优先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果然题目一出,行政办小胡、小严,财务部冯主管三位同事不到2秒抢答完毕并回答正确,在场的大家纷纷鼓掌:饱读诗书啊!活动正式开始啦!大家纷纷打开营养土倒入容器,把植物根据先高后低的摆放原则,一边构思造型一边种植,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微景观家园”。绿色的苔藓,细密的碎石,姿态各异的花草,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质感;小小的玩偶,mini的房屋小模型,搭配陶瓷容器,一个袖珍的自然世界便呈现在眼前。苔藓与石块搭配,绿植与玩偶相佐,绿色微景观童话就这么诞生,大家都抱着自己制作的作品开心地对着相机摆起了pose。活动中,我们不仅收获了欢乐,而且还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希望大家日后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大自然,多多亲近大自然。
今天,你种下绿色的希望,在这美好春天里,就如你种下新的希望,种下新的梦想,让我们祈祷这满室绿意越来越美,祈祷所有的希望都生根成长。再次祝福本月寿星们,生日快乐,梦想成真。
结束语:春天是一切美好的开端,有破土而出的勇敢,有温柔的清风,似锦的繁花。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春日里,到处都有欣欣向荣的风景,愿你我奋力前行,不负韶光,不负人生。
第四版
郊行即事
[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赏析:古人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句子,而且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全诗将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刻画了出来,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稚趣,或许诗里人是想随漂浮的落花找到流水的源头,累了,于是坐在岸边石头上休憩,临水沉思,就想起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遂起了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的念头,细细品来,字里行间哲思闪烁,不愧为是宋代理学派的代表之作。
本 期 荐 书--《运动改造大脑》
如果你随意在大街上拉住一个人去问,运动可以改变什么?相信大多数人会告诉你,运动可以改变体质,改善形体,今天我要告诉你的是运动可以改造你的大脑,改善你的思考方式,修正你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是不是觉得我说的过分了,运动居然可以改造大脑?那么一直以来人们常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就需要重新定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约翰••瑞迪以及埃里克•哈格曼的力作《运动改造大脑》带你重新认识运动给人类带来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处处出现的电子屏幕很容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很容易让我们忘记自己也是动物,所以运动不再成为我们每日计划里的必须项,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失去了天性里的运动激情,更可怕的是缺乏运动会带来疾病以及大脑的实质性萎缩。《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可以告诉你,运动到底有多么重要,它不仅仅是改善体质、强身健体,运动最大的作用是改善、强化大脑,让人更聪明,同时还是治疗注意力无法集中、拖延等心理疾病的最好方法,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开始用运动开启治疗模式,如果你对这些感兴趣,如果你正在为孩子无处安放的旺盛精力发愁,那么赶快来吧,打开这本书,让它带你重新认识运动。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丘福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代年轻人出现了一种名为“孔乙己”的焦虑,“如果我没上过大学就好了,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做任何工作,可是我偏偏又上过大学读过几年书有点墨水我拉不下脸”,似乎道出了许多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的心声。
少时曾许凌云志,自是人间第一流。鲜衣怒马的少年们曾经在读书生涯中也曾怀豪言壮志,准备展翅翱翔的雏鹰似乎遇到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道挫折。落差感是出现焦虑的原因之一,上一秒还在学府中挥洒青春的大学生,下一秒就面临着找不到工作或是工作并不如人意等巨大的落差,似乎一切都与我们想的不一样。突如其来的激烈的竞争让许多年轻人一时之间也迷失了方向,高学历、能力强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像饿狼一样席卷着那些让我们垂涎三尺的就业方向。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我相信这只是尚显青涩的年轻人们一时的愁绪,只是怕辜负父母的期盼,只是怕辜负自己少时的努力,我们都知道这并不算什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愁绪过后缓过神来,雏鹰仍然会继续翱翔。
少年心向远方,自明朗。当代年轻人始终会放下无用的焦虑与不值一文的身段,用努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远方,我们应该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北大博士莫明墉也曾在生活迷茫艰辛时投身于美团,化身为一名外卖小哥;00后女护士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投身于摆地摊;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是盖房子的女大学生;毕业后跑了5年外卖还清了40万债务的唐拥军同学。他们似乎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告诉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孔乙己的长衫,有的只是无法接受平凡的自己,不愿意去认清现实所套上的枷锁而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放平自己的心态,不断去提升自我,用时间换空间,忍住乏味和艰难,去锻炼出一颗敢于面对现实的心,只要我们内心足够强大,就无惧任何挫折。摆烂、躺平只是麻痹自己的手段,蝴蝶的自由来自破茧而出的努力,我始终希望我们能够及时醒悟,选好自己的方向一路向前,不管高低不问贵贱,是自己喜欢的、是自己乐意去为之奋斗的就足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长出那破茧的力量来,我想那时候我们都会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始终相信我们这样的年青一代,会走出自己的路。欲买桂花同载酒,仍似,少年游......
向死而生|《我与地坛》书籍分享
开头引用史铁生先生书籍的一段文字:‘‘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小学时,读不懂《我与地坛》,只看到母亲,地坛与轮椅。如今再次拜读,聊以慰藉周期性的情绪低落,心生许多不同的感悟。《我与地坛》看似写的是人与事,实际是史铁生先生与自己的对话,生与死的思辨,以及对自己的救赎。他常在地坛里思考为何不去死?为何还能活?为何要写作?在一个最狂妄的年纪,因病致双腿残疾,在美好的人生即将打开之际却被永远的困在轮椅上。我不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痛楚,但试想若此等苦难降临到我头上,我怕是不知如何继续度过剩下的漫漫人生。
此书第六节中,先生谈论生与死的命题,谈论写作与活着的命题。地坛仿佛久久不开口的故人,看着先生无奈,无助。也看着先生焦灼与彷徨,他不开口,送给先生安静的春日,蝉鸣喧嚣的夏日。先生说,当他明白活着是为了写作的时候,他像一个被某个阴谋绑架的人质,总不断担忧着文思枯竭后如何继续生活,他转念又想到了死亡,说到死亡,他又辩证不怕死和想死的区别。在这段文字里,我仿佛看到每一个“我”困苦时的迷惘,人活着是因为什么,这个答案在活着的每一天都不会有,但是不想死亡的原因很多,是烂漫的晚霞,开满鲜花的山谷,被风激起的海浪,活着是为了感受。“活”这个字眼,在我现在的年纪看来,也许有一种不合时宜的厚重,可是也没有谁规定,这个字眼一定要厚重。反复揣摩先生在这节结尾时写的几句话,大致是说,厘清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件事本身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这个命题的答案是——好好活着,认真活着。
传统的中国观念里,一直讲究“避谶”,避谈生与死。我认为中国一直缺少对死亡教育的推广。正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所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对于既定的事实,无论谈或不谈它都客观存在,死亡不会因为总是提及而提前,也不会因为不被提起而消失。相反,正如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路桂军所说,只有对死亡喊得足够多,当死亡来临的那一刻,就可以少一份惶恐,多一分理性。
结尾引用书中一段话:“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白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人生未来之行并非全是欢欣,失意低谷在所难免。当你遇到生命中的雨季之时,希望这本书能对你有所帮助。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我亦在人间起舞,不要惧怕这个世界,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遗憾也是一种美——梁水娣
世间没有永不凋谢的花朵,人生也不会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但遗憾也是一种美。它是照亮痛苦者心灵的夜光,它是安慰寂寞者的一副良药。
遗憾,总是带着几分伤感,像江南水乡如织的雨幕,遗憾,总是透着那股凄凉,像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遗憾总是露着一丝悲恸,像带刺的玫瑰令人敬畏,遗憾,总是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让人触摸不定。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有着许许多多的美与好,火热的青春,能激发无穷的力量,刷新出美丽的图景。欣欣的绿草,能为大地增添活力,能给生活带来希望,然而,青春终究是要逝去的,绿草最终也会凋零,人生在许许多多的美丽背后,也毫不例外地存在着遗憾。然而遗憾又何尝不是美呢?当青春不再,年老力衰之时,为往昔的美好感到甜蜜,不正是美之所在吗?倘若永远青春,试问那回味甘甜的美还会存在吗?因而,人生中,遗憾也是一种美。
记得某位哲人说过:没有遗憾的人生才最遗憾。《老人与海》中,尽管老人最后只能拖回鱼骨,可正是这没拖回整条大鱼的遗憾,体现了他曾与恶鲨搏斗,最终获胜的伟大,是遗憾,也是美。
假如没有“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几支残”的遗憾,怎么会有古人夜里秉烛赏花的美?假如没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遗憾,又怎么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呢。
或许有人会说,圆满要比遗憾美,其实未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圆在丢失了一块之后,为了填补缺口,她慢慢地滚动,沐浴朝阳享受甘露,与鲜花握手,与小虫密语。然而当她找回丢失了的那一块后,却快速地滚开了,连鲜花的脸也看不清,以往的一切美丽都远离了她,她感到痛苦,只得再次丢掉一块。显然圆以往之所以能感受到周围的美,是因为她有缺口,有遗憾,遗憾使她的旅途更快乐,美妙。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埋怨美梦不能成真,却不知,梦即使不能实现,也是美的。倘若什么梦想都能轻易地实现,也就无所谓美梦了。这是一种遗憾的美,一种让人想起仍觉甘甜,忆起犹觉美妙的美。这又正如流星,他来去匆匆,仅仅是那一瞬间,便逝去了。然而倘若流星如别的星星,天天如故,日日不变,我们还会向流星许愿吗?流星的美就在于它的来去匆匆,在于它的不能永恒的遗憾。
人生总有遗憾,正如不是每一道河流都能汇入大海,不是每一天都是晴空万里一样,但正是这如许的遗憾,使得我们的生活流溢着色彩,有着不确定性的因素,而充满了浪漫。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处美吧,不要再为遗憾而遗憾。